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基改鮭魚上市福禍難料
儘管加拿大學者研究指出,基改鮭魚會和野生交配產下具改造成長基因的子代,對食物競爭強過親代,恐改變原有棕鱒自鮭魚族群生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仍認定美國水產生技公司研發的AquAdvantage基因改造鮭魚可安全食用,對野生大西洋鮭魚系群也沒有不良影響,即將獲准上市成為全球首例可供食用的基改肉類,引發全球關注。
食物供應將大轉變
該基因改造鮭魚係將國王鮭(Chinook salmon)生長激素基因轉殖入大西洋鮭魚(Atlantic salmon)中,讓原本在寒冷天氣下,不會製造生長激素的大西洋鮭魚,可終年製造生長激素,使基因改造鮭魚成長速度較一般大西洋鮭魚快兩倍,養殖時間從一般的3年縮短為16至18個月即可上市販售,可以降低養殖的成本與鮭魚售價。
目前這批基改鮭魚養在巴拿馬的封閉性水槽內,有專人管理,以現行規模估計,每年可生產總量僅100公噸,總收入為65萬美元,遠不及該公司投入的6千萬美元資金,因此該公司盼未來能販售該基改魚苗給養殖業者,並拓展阿根廷、智利和中國市場。
目前基因改造科技已普遍應用在觀賞魚、食用魚、微細藻、大型藻等水產生物上,美國FDA通過此例對從事基改研發公司產生很大鼓舞,相信很快會有其他種類的基改水產物和動物出現,很可能會對人類的食物供應產生很大的轉變。
雖然美國FDA認為該基改鮭魚採陸上封閉式養殖,不會對環境造成顯著威脅,卻未核准在美國國內養殖,顯然對此不確定性的環境風險,美府仍採取嚴格的風險預防措施,卻間接鼓勵企業到國外投資、大量生產。把風險阻絕於境外,又可透過財團掌控基改魚苗專利收取高額權利金來賺錢,也是美府為人詬病之處。
美國對於基改鮭魚和基改穀物同樣採取較寬鬆的「實質等同」 (substantial equivalence)原則,無強制標示的必要。但美國民間消保團體認為這樣做法對消費者並不公平,不僅持續向政府施壓,也積極爭取各大零售商從銷售端來拒絕販賣基改鮭魚。
目前這批基改鮭魚養在巴拿馬的封閉性水槽內,有專人管理,以現行規模估計,每年可生產總量僅100公噸,總收入為65萬美元,遠不及該公司投入的6千萬美元資金,因此該公司盼未來能販售該基改魚苗給養殖業者,並拓展阿根廷、智利和中國市場。
目前基因改造科技已普遍應用在觀賞魚、食用魚、微細藻、大型藻等水產生物上,美國FDA通過此例對從事基改研發公司產生很大鼓舞,相信很快會有其他種類的基改水產物和動物出現,很可能會對人類的食物供應產生很大的轉變。
雖然美國FDA認為該基改鮭魚採陸上封閉式養殖,不會對環境造成顯著威脅,卻未核准在美國國內養殖,顯然對此不確定性的環境風險,美府仍採取嚴格的風險預防措施,卻間接鼓勵企業到國外投資、大量生產。把風險阻絕於境外,又可透過財團掌控基改魚苗專利收取高額權利金來賺錢,也是美府為人詬病之處。
美國對於基改鮭魚和基改穀物同樣採取較寬鬆的「實質等同」 (substantial equivalence)原則,無強制標示的必要。但美國民間消保團體認為這樣做法對消費者並不公平,不僅持續向政府施壓,也積極爭取各大零售商從銷售端來拒絕販賣基改鮭魚。
至少應該標示清楚
台灣為養殖漁業重鎮,對於基改魚類養殖更應慎重其事,以免因基改問題阻礙漁產品外銷,致影響漁村經濟和漁民生計。
面對開放國外基改作物和基改水產品進口,政府除應建立完備的審核和後續追蹤管理機制,若想以保障消費者食用安全為由,來提高對於進口基改穀物和魚類的審查標準及強制性標示,恐又會遭遇如進口含瘦肉精美牛的貿易紛爭。馬政府不能只重視短期利益與經濟發展,卻沒有全球化風險治理與制度建構的能耐,至少應該要標示清楚,別剝奪消費者知與選擇的權利!
面對開放國外基改作物和基改水產品進口,政府除應建立完備的審核和後續追蹤管理機制,若想以保障消費者食用安全為由,來提高對於進口基改穀物和魚類的審查標準及強制性標示,恐又會遭遇如進口含瘦肉精美牛的貿易紛爭。馬政府不能只重視短期利益與經濟發展,卻沒有全球化風險治理與制度建構的能耐,至少應該要標示清楚,別剝奪消費者知與選擇的權利!
李武忠,農經學者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PM2.5僅靠技術無法解決
PM2.5僅靠技術無法解決 日經中文網
中國的大氣污染愈發嚴重。如果不加以治理很可能會危害身體健康。雖然日本的環保技術,例如汽車的氮氧化物(NOx)分解催化技術、煤炭火力發電站的脫硫裝置和脫硝裝置,也就是低氮氧化物燃效技術以及中小規模燃煤鍋爐的環保技術等有助於治理大氣污染,不過克服公害並非如此簡單。
日本三重縣四日市曾經被大氣污染所困擾,四日市之所以戰勝了公害得益於多種原因。例如改為使用硫磺含量低的石油、擁有建議引進脫硫裝置的技術人才和以公害訴訟為契機向企業施壓的社會人士,另外日本的民主主義也發揮了作用,不治理公害就無法當選市會議員、市長和縣知事等。
在四日市公害克服問題上不該忘記一個人,那就是三重大學教授吉田克己。吉田教授不僅是公害訴訟中受害方的證人,同時也是三重縣廳的公害控制部門的負責人。吉田提議三重縣實施醫療補貼,實現了四日市的醫療補貼,為日本實施《公害健康受害補償法》創造了契機。如果沒有吉田教授,不管是企業、政府、公害病患者還是市民都不會理性地應對公害。
日本在克服四大公害病時,運用了各不相同的方法,同時也各自湧現出了關鍵人物。之所以這種關鍵人物可以積極發揮作用,是因為日本孕育的「相互體諒」文化。如果沒有這種軟實力,僅靠技術和政治制度無疑無法戰勝公害。
對於被「PM2.5」而苦惱的中國,在向日本學習的時候,一定要知道僅靠技術無法完全解決問題。例如,中國早在很久之前便擁有了用於煤炭火力發電站的脫硫裝置技術……
中國的大氣污染愈發嚴重。如果不加以治理很可能會危害身體健康。雖然日本的環保技術,例如汽車的氮氧化物(NOx)分解催化技術、煤炭火力發電站的脫硫裝置和脫硝裝置,也就是低氮氧化物燃效技術以及中小規模燃煤鍋爐的環保技術等有助於治理大氣污染,不過克服公害並非如此簡單。
日本三重縣四日市曾經被大氣污染所困擾,四日市之所以戰勝了公害得益於多種原因。例如改為使用硫磺含量低的石油、擁有建議引進脫硫裝置的技術人才和以公害訴訟為契機向企業施壓的社會人士,另外日本的民主主義也發揮了作用,不治理公害就無法當選市會議員、市長和縣知事等。
在四日市公害克服問題上不該忘記一個人,那就是三重大學教授吉田克己。吉田教授不僅是公害訴訟中受害方的證人,同時也是三重縣廳的公害控制部門的負責人。吉田提議三重縣實施醫療補貼,實現了四日市的醫療補貼,為日本實施《公害健康受害補償法》創造了契機。如果沒有吉田教授,不管是企業、政府、公害病患者還是市民都不會理性地應對公害。
日本在克服四大公害病時,運用了各不相同的方法,同時也各自湧現出了關鍵人物。之所以這種關鍵人物可以積極發揮作用,是因為日本孕育的「相互體諒」文化。如果沒有這種軟實力,僅靠技術和政治制度無疑無法戰勝公害。
對於被「PM2.5」而苦惱的中國,在向日本學習的時候,一定要知道僅靠技術無法完全解決問題。例如,中國早在很久之前便擁有了用於煤炭火力發電站的脫硫裝置技術……
日本將向新加坡提供PM2.5對策
日本將向新加坡提供PM2.5對策 日經中文網
日本環境省將與新加坡在細顆粒物「PM2.5」等大氣污染防治方面展開合作。日本將提供污染物質的環保標準制定和監測技術等,對大氣污染日益嚴重的新加坡的環境對策提供支持。隨著經濟發展,亞洲各國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問題,今後日本將在該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
日本環境省與新加坡國家環境廳曾于2010年7月就廢棄物管理合作達成共識,本次預計最早在年內對此共識內容進行更新,追加以防治大氣污染的對策為核心的環境合作內容。
隨著經濟發展,新加坡也迫切需要應對汽車廢氣等產生的PM2.5。另外,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大規模燒荒和森林火災引起的跨境污染也較嚴重。今年6月,包含PM2.5的煙害引起的大氣污染指數刷新了其觀測史上的最高紀錄。
由於擔心大氣污染將對國民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新加坡希望學習日本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的成功事例,用於完善本國PM2.5防治對策的標準制定和監測體系等。
今年以來,為了應對來自中國的PM2.5的跨境污染,日本環境省一直在通過地方政府制定提醒居民加以注意的暫定指針以及完善監測體系等。
針對亞洲的大氣污染防治,今年5月在中日韓環境部部長會談中決定開展「政策對話」,就PM2.5減排技術等交換信息。不過,由於中日、日韓關係趨冷,合作尚未取得具體進展。
日本環境省將與新加坡在細顆粒物「PM2.5」等大氣污染防治方面展開合作。日本將提供污染物質的環保標準制定和監測技術等,對大氣污染日益嚴重的新加坡的環境對策提供支持。隨著經濟發展,亞洲各國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問題,今後日本將在該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
日本環境省與新加坡國家環境廳曾于2010年7月就廢棄物管理合作達成共識,本次預計最早在年內對此共識內容進行更新,追加以防治大氣污染的對策為核心的環境合作內容。
隨著經濟發展,新加坡也迫切需要應對汽車廢氣等產生的PM2.5。另外,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大規模燒荒和森林火災引起的跨境污染也較嚴重。今年6月,包含PM2.5的煙害引起的大氣污染指數刷新了其觀測史上的最高紀錄。
由於擔心大氣污染將對國民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新加坡希望學習日本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的成功事例,用於完善本國PM2.5防治對策的標準制定和監測體系等。
今年以來,為了應對來自中國的PM2.5的跨境污染,日本環境省一直在通過地方政府制定提醒居民加以注意的暫定指針以及完善監測體系等。
針對亞洲的大氣污染防治,今年5月在中日韓環境部部長會談中決定開展「政策對話」,就PM2.5減排技術等交換信息。不過,由於中日、日韓關係趨冷,合作尚未取得具體進展。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WHO:大氣污染有致癌性PM2.5也致癌
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10月17日發布了一項報告,首次稱大氣污染本身俱有致癌性。
鑑於人口眾多的新興國家大氣污染情況不斷惡化,人們在戶外呼吸不潔空氣的機會日漸增加,IARC特發出警告。同時,因北京空氣污染而備受關注的微小顆粒物質PM2.5等也被該機構認定為具有致癌性。
IARC過去一直指出柴油發動機等汽車尾氣具有致癌性,但認定整個大氣污染都對人體具有致癌性還是首次。
在法國里昂舉行的專家會議上,專家們詳細查閱了上百萬人的病例調查和1千多份科學論文後得出結論認為:“有充足證據顯示,暴露於戶外空氣污染中會致肺癌。 ”
另外,IARC出具的數據顯示,2010年全球共有22萬3千人死於空氣污染引發的肺癌。
鑑於人口眾多的新興國家大氣污染情況不斷惡化,人們在戶外呼吸不潔空氣的機會日漸增加,IARC特發出警告。同時,因北京空氣污染而備受關注的微小顆粒物質PM2.5等也被該機構認定為具有致癌性。
IARC過去一直指出柴油發動機等汽車尾氣具有致癌性,但認定整個大氣污染都對人體具有致癌性還是首次。
在法國里昂舉行的專家會議上,專家們詳細查閱了上百萬人的病例調查和1千多份科學論文後得出結論認為:“有充足證據顯示,暴露於戶外空氣污染中會致肺癌。 ”
另外,IARC出具的數據顯示,2010年全球共有22萬3千人死於空氣污染引發的肺癌。
大腦排毒 全靠睡眠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動物的大腦會利用睡眠時間,將經過一整天忙碌之後、堆積在腦內的有毒廢料清洗掉。他們也相信,這套「掃除垃圾機制」,是人與動物需要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腦利用睡眠清垃圾
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網站報導,科學家去年發現腦部擁有自己的排水管網路:「腦部類淋巴系統」(glymphatic system),能將腦內的廢物排出。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團隊根據這項發現,對小鼠的大腦進行觀察。
研究人員的觀察顯示,小鼠睡覺時,其腦部類淋巴系統要比牠們醒著的時候活躍10倍,而維持腦神經細胞存活的神經膠質細胞,在睡覺時會縮小,從而增加神經細胞之間的空間,神經細胞間的縫隙變大後,可讓更多液體(腦脊液和腦組織間液)流進流出,將毒物清洗掉。
能量有限必須二擇一
睡眠專家一直有個疑問,即動物睡覺時,會無力對付捕獵者,牠們為何仍照睡不誤?過去的研究指出,睡覺能修正腦內的記憶,在學習方面也扮演重要角色。但羅徹斯特大學的研究團隊認為,對腦部進行打掃,或許也是睡覺的主要理由之一。
睡太少恐致腦部疾病
領導這項研究的妮德嘉博士表示,大腦能支配的能量有限,它顯然必須在兩種不同功能狀態之間做選擇:清醒而有意識,或是睡著並進行清理。她說,這就像在家裡辦宴會,你只能在招待客人或打掃之間擇一去做,不能兩者同時進行。
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研究員認為,腦部排毒工作若做不好,可能導致腦部疾病。換言之,睡眠不足可能有害腦部健康。不過這仍需進一步研究。
大腦利用睡眠清垃圾
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網站報導,科學家去年發現腦部擁有自己的排水管網路:「腦部類淋巴系統」(glymphatic system),能將腦內的廢物排出。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團隊根據這項發現,對小鼠的大腦進行觀察。
研究人員的觀察顯示,小鼠睡覺時,其腦部類淋巴系統要比牠們醒著的時候活躍10倍,而維持腦神經細胞存活的神經膠質細胞,在睡覺時會縮小,從而增加神經細胞之間的空間,神經細胞間的縫隙變大後,可讓更多液體(腦脊液和腦組織間液)流進流出,將毒物清洗掉。
能量有限必須二擇一
睡眠專家一直有個疑問,即動物睡覺時,會無力對付捕獵者,牠們為何仍照睡不誤?過去的研究指出,睡覺能修正腦內的記憶,在學習方面也扮演重要角色。但羅徹斯特大學的研究團隊認為,對腦部進行打掃,或許也是睡覺的主要理由之一。
睡太少恐致腦部疾病
領導這項研究的妮德嘉博士表示,大腦能支配的能量有限,它顯然必須在兩種不同功能狀態之間做選擇:清醒而有意識,或是睡著並進行清理。她說,這就像在家裡辦宴會,你只能在招待客人或打掃之間擇一去做,不能兩者同時進行。
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研究員認為,腦部排毒工作若做不好,可能導致腦部疾病。換言之,睡眠不足可能有害腦部健康。不過這仍需進一步研究。
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WHO宣布空氣污染是主要環境致癌物
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所(IARC)宣布,空氣污染是主要環境致癌物,危險性與石綿、菸草與紫外線輻射相當。
空污致癌 更勝二手菸
在科學家分析全球超過一千份的相關研究,取得足夠證據顯示暴露空污將引發肺癌後,IARC專家小組做出上述宣布。IARC評估致癌物部門首長史崔夫︰「我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環境致癌物,更勝於二手菸。」
該組織已將空污的某些成分,比如柴油廢氣列為致癌物,但這是首次將空氣污染整體,公佈為致癌物質。IARC指出,最危險的是可堆積在人肺深處的細懸浮微粒。
IARC說,在二○一○年全球約二二.三萬件肺癌死亡病例與空污有關,空污將稍微提高膀胱癌的罹患率。史崔夫說,污染最嚴重的都會皆在中國與印度。專家強調,一般人因空污而罹癌的風險非常低,不過該風險幾乎難以避免,因為人無法控制自己是否暴露在空污中。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
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
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
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
訂閱:
文章 (Atom)